最新動態
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食安科技合并案落幕
作者:admin 來源:綠洲生化 發表時間:2016-3-9 11:25:10 點擊:10757
2015年4月28日,食安科技(430437,原名綠洲生化)與廣東達元合并一事正式落下帷幕。合并后的食安科技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卡等核心產品市場份額占比接近80%
食安科技董事長盧新(左)、總經理石松(右)
近日,食安科技(430437,原名綠洲生化)與廣東達元合并一事正式落下帷幕。食安科技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形式收購廣東達元,合并后的企業由綠洲生化更名為食安科技。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行業兩大龍頭企業的合并使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合并后的食安科技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卡等核心產品市場份額占比接近80%。
合并后,原綠洲生化實際控制人盧新任食安科技董事長,原廣東達元實際控制人石松任食安科技總經理。盧新和石松都曾在高校任教,90年代下海創辦企業。兩位有著相似背景的企業家最終走到了一起。
過程中,新三板市場的制度設計對兩家企業的合并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券商人士直言,若非通過新三板市場,兩家原為競爭對手的企業在現階段基本不可能合并。事實也如其所言,廣東達元原計劃單獨在新三板掛牌,兩家企業主辦券商廣發證券[-1.55% 資金 研報]的積極游說最終促成了這次合并的達成。
“廣東達元原來也計劃在新三板掛牌,由于兩家企業的主辦券商同為廣發證券。做完盡職調查之后,廣發證券提出了合并的建議。”石松表示。后續的重組也就隨之進行。石松告訴記者,2014年8月20日,綠洲生化停牌后開始實行重組。接近年底時,工作已經基本完成。3月,公司陸續完成在全國股轉系統備案及增發股份登記。
合并后的發布會上,食安科技同時宣布將由協議轉讓改為做市轉讓并發布了唯易即用型微生物檢測板等8款新產品。食安科技董事長盧新與東方證券、廣發證券和廣州證券相關負責人簽訂了做市意向協議。食安科技股票發行方案顯示,公司將以不低于3.5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5家券商定向發行200萬股股份。
而截至3月31日收盤,食安科技股價為12.97元/股,遠高于增發底價。盧新告訴記者,公司目前現金充裕,后續并不急于融資,不希望太過攤薄股權。
合并案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在于上市公司達安基因的參股。作為原廣東達元股東,合并完成后,達安基因持有食安科技18.5%的股份?紤]到食安科技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對股權的攤薄,達安基因也持有公司17.94%的股份。對此,石松表示,達安基因更多是在合并過程中提供一些指導和幫助,公司現階段沒有和達安基因進行業務合作的打算。
盡管合并是以原綠洲生化為主體,通過定向增發股份收購廣東達元100%股權的形式完成。不過,其實質卻是兩家企業從研發、生產到銷售部門的整體合并。從更改后的廣東達元綠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也可看出合并的意味要強過于單方的收購。
原綠洲生化和廣東達元均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及相關儀器研發、生產、銷售企業,主要產品包括系列檢測試劑、檢測軟件及檢測儀器等。合并后,公司戰略定位為成為國內最大的農藥殘留和微生物快速檢測產品的制造商和技術服務商。在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微生物快速檢測、保健品和化妝品檢測三塊業務上,食安科技產品市場占有率均接近80%。
不同于華測檢測這類第三方測試、檢驗與驗證機構,食安科技主要通過銷售農藥速測卡、農殘檢測試劑、大腸菌群快速檢驗紙片類等產品實現盈利。目前,快速檢測主要用于對食品生產企業、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超市商場、餐廳或食堂,畜禽屠宰點的獸藥殘留以及公共環境的微生物日常監測。公司客戶主要系以各地食藥監局為代表的政府單位及相關企業,政府單位為主要收入來源。
截至2014年8月31日,食安科技總資產為1.24億元,凈資產為1.16億元。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59.6萬元,凈利潤為74.36萬元。